残缺的美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作文 残缺美的题目

残缺也是一种美,

春天因没有果实才有了花的璀璨,

夏天因少了凉爽才有了火一般的热诚,

秋天因少了绿色才有了红叶的灿烂,

冬天因少了生气才有了雪的洁白。

早晨因太阳没有升起才有了晨曦,

黄昏因太阳落山才有了夕阳,

晚上因有圆缺才有了月牙,

下雨因有了雨滴才有了伞朵,

雾天因少了阳光才有了朦胧。

爱情因有了碰撞才产生激情,

生活因有了困苦才知甘甜,

职业因有了矛盾才获得成功,

维纳斯因有了断臂才登上艺术高峰,

我的学生也因少了睿智才更显纯情。

事物本身都是残缺的,

然而残缺更显其美的质朴。

完好无损、十全十美,

只是一种虚幻的梦境。

如果所有的都那么完美,

那么好与坏,美与丑,幸与不幸,

就都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只由于残缺也是一种美,

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美的形式的纷呈。

爱他们吧,

智残不是他们的过错,

是由于上帝的不公!

爱他们吧,

抛弃他们是在亵渎自己的心灵!

让我们都来做一棵大树,

为他们的生活撑起一片爱的绿蓬。

参考资料:

我对这个难题的领悟是:创作者创造艺术品的原意时想要得到完美,这个完美可以粗浅地领悟为完整,最早(n千年以前)他们对于所谓残缺美并不是很能融会贯通。当他们的作品留下来之后,经过天然与人为的化损,在后人看起来有一种非常的美,这就像原本滑润的碑刻在风蚀斑驳中体现出了苍劲浑厚的美,断了胳膊的MM增加了另一种说不出的美。其实这种所谓的残缺美只是大众心里对“完美”的追求的一种表现,注意,这里的完美不是完整,由于人的审美脑瓜已经经过几千百年的进化了,他们看到不完整的笔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它填补完美,看到没了胳膊的MM也掏空自己的脑袋想装上去,当补不出来或装不上去的时候,他就感叹说:唉,太美了,太让人想象了,怎样想都想象不出,这件艺术品真是太艺术了。于是后来的大众或许是真的看到这里面体现出了一种美,就最大限度地利用大众的想象力来使自己的作品完美;亦或有些人为了取巧,把物品弄残了来弥补自己功力与想法的不足。也就有了我们现在所追求的残缺美。

残缺有美有不美,美的如上所说,不美的,如圆明园,它或许更多地是一种心情、心理上的缺憾吧。从这里也可知道,欣赏残缺美你得知道缺了何,不知道缺了何很难觉得作品美。就像一位书法家看到敦煌残纸,它会想像出一笔一画的动势,普通人则只当是残字而已;一个不了解中国文化审美的人看到圆明园,他只能看到一堆瓦砾,美从何来?而熟悉中国文化审美的人看时则可填补出所缺的物品,了解这一段惨痛历史的有爱乡心的中国人看圆明园,当又是另一种心情。这不知算不逄残缺美,但说是残缺的力量应该不过分。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