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应用与提高

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是当前能源回收与利用领域的重要创造方案,尤其在冶金、化工和水泥等能源消耗密集型行业中,其应用前景特别广阔。通过回收工业废热,尤其是低温废热,进行发电,不仅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还能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以钢铁行业为例,作为我国能源消耗的“大户”,钢铁冶金行业的能量损失普遍占总输入能量的66%。这些能量损失主要来源于废气、冷却水和固体显热等。在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虽然我国钢铁行业的能量回收技术有了初步应用,但对于350℃下面内容的低温余热仍未得到充分利用。通过低温余热发电技术,企业可以有效回收这些低品位的废热。例如,在轧钢工艺中,通过将烟气温度降低至180℃,利用PureCycle机组进行发电,年发电量可达到182万度电,相当于每年节约735吨标煤,并减少约1513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接着,在化工与石油行业中,余热的有效利用同样至关重要。该行业产生的废热大部分为低品位热能,如在芳烃联合装置中,常常采用空冷或水冷的方式冷却物料,导致大量热能未被回收。针对这一难题,通过设置热水换热器并结合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可以显著提升能源使用效率,例如每年可发电2790万度,节约标准煤1.1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78万吨。

除了这些之后,水泥行业也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我国水泥产量常年位居全球前列,然而在生产经过中,排出的低温烟气蕴藏着大量可用于发电的余热。通过对窑尾烟气的再利用,并引入中间换热器降低烟气温度,能够有效回收这一部分余热。例如,利用210℃烟气进行发电,每年可发电230万度,节约931吨标煤,减少2300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怎样?怎样样大家都了解了吧,低温余热发电技术不仅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还有助于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提高。在当前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合理利用余热资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将成为各行业提高的一大动向。企业应积极探索低温余热发电的应用路径,以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重收益。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