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辩论协会(Debating SA)近日陷入舆论风暴,因其为九年级学生设置的辩论题目——&8221;&8216;传统主妇&8217;运动对女性有益&8221;引发广泛争议。
该辩题要求学生对这一社会运动的正反方见解进行论证。
作为校际辩论联赛第三轮赛题,该议题将于下周在南澳公立、天主教及私立学校的参赛学生中展开辩论。这一安排随即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强烈批评。
&8220;传统主妇&8221;运动(Tradwife)是指近年来兴起的回归传统婚姻性别角色的社会风潮,主张女性应当专注于持家、育儿和烹饪等传统家庭责任。
它的宣传语是:The future isn&8217;t female, it&8217;s family(未来不是女性,而是家庭)。
在TikTok、Ins等社交媒体上,搜索“Tradwife”这一关键词,便能看到一群穿着优雅的女性,穿着碎花裙,举着刚出炉的苹果派、在花园里与丈夫共度时光,甚至在农场里挤牛奶、照料家禽。
这一极具争议的潮流在社交媒体上迅速走红。部分网络红人通过展示刻板的&8221;男主外女主内&8221;家庭模式,获得了数百万的点击量。
需要关注的是,该运动与反女权主义思潮密切相关。英国争议性网红安德鲁·泰特(Andrew Tate)等人在社交媒体上的推波助澜,更使其影响力不断扩大。
该辩题一经公布便在网络引发家长强烈声讨,被斥为&8221;充满厌女色彩&8221;&8221;令人震惊&8221;且&8221;麻木不仁&8221;。
一位家长愤怒表示:&8221;让十四五岁的少男少女去论证女性被奴役是件好事?这简直荒谬!&8221;
&8220;在当今这个时代,竟还将这种议题列为学生必修的辩论主题,实在令人费解。&8221;
面对质疑,这家在南澳深耕校园辩论30年的非营利组织在社交媒体上为其决定辩护。
南澳辩论协会发布声明回应争议:&8221;在这个社会不断反思自身结构、运作方式乃至价格觉悟的时代,培养青少年以文明、尊重和自律的方式思索、质疑、推理和挑战见解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8221;
声明强调:&8221;Debating SA 始终致力于培养学生批判性与分析性思考能力,鼓励自在表达与想法交流。我们精心设计的辩论题目,旨在激发学生对复杂议题进行批判性思索、逻辑推理,并接触多元见解。&8221;
目前,该组织已关闭相关社交媒体帖文的评论区。
同时向各参赛学校澄清,本次辩题将聚焦于&8221;全职母亲&8221;议题,而非讨论女性对伴侣的顺从关系。
南澳辩论协会主席Sonja Lowen回应称,该机构一贯秉持设置&8221;富有挑战性&8221;且&8221;引人深思&8221;辩题的规则,这些议题往往是在校课程中鲜少涉及的。
&8220;让学生就此话题展开讨论本身就是件好事——道理就这么简单。&8221;
Lowen主席表示,&8221;过去30年来,从未有学生在辩论中出现不当或不敬的言论。事实上,我们的学生展现出的分析力,甚至比某些心情化的成年人更为理性。&8221;
当被问及辩题设置的禁区时,主席指出&8221;堕胎&8221;话题因天主教学校学生常参与赛事而被排除在外。
有家长对此表示,&8221;学校本就在疲于应对安德鲁·泰特式的不良思潮对校园的影响,如今连本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的机构都在推波助澜。&8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