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已亥杂诗》和《行路难》各是什么体裁?
1、《饮酒》体裁:五言律诗、《己亥杂诗》体裁:七言绝句、《行路难》体裁:七言古诗。《饮酒》《饮酒》是晋朝大诗人陶渊明创作的组诗《饮酒二十首》的第五首诗。这首诗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写诗人于劳动之余,饮酒至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之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
2、《饮酒》体裁:五言律诗;《己亥杂诗》体裁:七言绝句;《行路难》体裁:七言古诗 五律是五言律诗的简称,属于近体诗中律诗(格律诗的意思)的一种;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为长律或排律。排律,一般都是五言的,句数不定,但必须超过八句,句数是偶数,如十句,二十句,一百句,至二百句以上。
3、《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创作的一组诗集。己亥为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这一年作者48岁,因厌恶仕途,辞官离京返杭,后因迎接眷属,又往返一次。
4、《己亥杂诗》是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纳兰性德所作的一部诗集,大约成书于17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之间。这部诗集包含了性德生活中的许多琐事和感悟,形式上以七绝、五绝、律诗、词等不同体裁的诗歌为主。这些诗歌多以天然景物、个人情感、社会风貌等为素材,表达出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思索。
《饮酒》——陶渊明是一首五言律诗还是一首五言古诗
《饮酒》是五言古诗。《饮酒》是晋末宋初文学家陶渊明所创作,共二十首。以《饮酒》其五为例分析,原文如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五言律诗格律要求每首八句,每句五字,共四十字。
《饮酒》是晋代诗人陶渊明的一组五言古诗。陶渊明辞官隐退后,时常醉酒后诗兴大发,书写感慨,第二天清醒后再修改润色,一共得到20首诗,陶渊明把这一组诗题为《饮酒》。近体诗是乃是发源于隋,完善于唐的格律诗,格律诗和发源于唐,兴起于五代,璀璨在宋的宋词并称为近体诗词。
《饮酒》是一组五言律诗。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是近体诗的一种,它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期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基本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全诗共八句,每句五个字,分为仄起安宁起两种基本形式,中两联须作对仗。《饮酒二十首》是晋代诗人陶渊明的作品。
《饮酒》是五言古诗。《饮酒二十首》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组五言诗。这二十首诗借酒为题,以饱含忧愤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对现实、对生活的感想和看法,抒写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充分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饮酒》是一组(五)言古诗。《饮酒》,作者为我国晋代诗人陶渊明(约365年—427年)所作,他号五柳先生,又名潜(入刘宋后改名潜),字元亮,谥号靖节先生。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他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
饮酒是古体诗还是近体诗
1、《归园田居》与《饮酒》属于古体诗,而非律诗。陶渊明生活于东晋时期,而律诗是在唐朝时期才逐渐进步成熟的诗歌体裁,属近体诗的一种。古体诗与近体诗的主要区别在于,古体诗在形式上较为自在,不受严格的韵律和对仗限制,而近体诗则有更为严格的规定,如五言律诗与七言律诗等。
2、诗体特点:《饮酒》这组诗是古体诗,不是近体诗。古体诗格律自在,不要求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虽然《饮酒’里面的诗句都是五言句式,但由于其不符合近体诗的格律标准,因此只能归类为五言古诗。诗歌内容:《饮酒》其五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3、该诗是古体诗。《饮酒》是晋代诗人陶渊明的一组五言古诗。陶渊明辞官隐退后,时常醉酒后诗兴大发,书写感慨,第二天清醒后再修改润色,一共得到20首诗,陶渊明把这一组诗题为《饮酒》。近体诗是乃是发源于隋,完善于唐的格律诗,格律诗和发源于唐,兴起于五代,璀璨在宋的宋词并称为近体诗词。
4、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这里的《饮酒》,应该是指陶渊明的那组《饮酒》,这组诗是古体诗,不是近体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④。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遂尽介然分,终死归田里。
5、都属古体诗范围。古体诗在进步经过中与近体诗有交互关系,南北朝后期出现了讲求声律、对偶,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格律,介乎古体、近体之间的新体诗。唐代一部分古诗有律化倾向,乃至古体作品中常融入近体句式。但也有些古诗作者有觉悟与近体相区别,多用拗句,间或散文化来避律。
6、陶渊明《饮酒》是五古。五古,即每句五个字的古体诗,并不遵循近体诗的格律规范。《饮酒》是晋代诗人陶渊明创作的一组五言古诗,共计20首,以简洁而深邃的五言句式,展现了诗人归隐田园后的闲适生活和淡泊心境。因此,陶渊明的《饮酒》确实属于五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