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操:让传统文化在校园中焕发活力
新学期伊始,校园内一片欢腾。复兴区的多所小学正在举行别开生面的成语文化活动,成为学生们心目中的一场盛宴。在操场上,成语操充满活力,学生们的动作宛如“行云流水”,尽情演绎成语的特殊魅力;教室内,猜成语游戏趣味盎然,学生们“绞尽脑汁”来解答各种提示;而那蜿蜒的成语石道,犹如一条承载千年智慧的时光隧道,每一块石头上刻着的成语都讲述着一个传奇故事。
复兴区百花小学以特殊方式开启了新学期的校园生活,设置了“成语慧眼”——看图猜成语、“寻典语缘”——读故事猜成语、“言义竞猜”——根据释义猜成语等多个环节,吸引了孩子们的积极参与。早上8点,晨读前20分钟,学生们聚集在成语游戏展板前,纷纷猜测成语。“这是‘肝胆相照’。”“这是‘画龙点睛’。”他们在“成语慧眼”展板前,根据图示写下正确答案。
在“寻典语缘”区域,同学们也热诚高涨。一位同学声情并茂地讲述成语小故事:“从前有个人,觉得自己的剑掉进了河里,就在船边刻下记号,等船靠岸后去找剑……”听到这里,其他同学立刻反应过来:“这是‘刻舟求剑’!”而在“言义竞猜”环节,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抢答。“比喻自告奋勇或自己推荐自己担负重任做事务。”同学们纷纷回答:“这是‘毛遂自荐’。”欢呼声此起彼伏,场面热闹非凡。百花小学校长王琳感慨道:“通过这些有趣的游戏,激发孩子们对成语的热爱,让传统文化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传承。”
与此同时,在复兴区实验小学,学生们在成语步道上“踏石寻智”。去年,学校动员师生共同在日新园的石板路上书写成语,历经两周,形成了特殊的成语步道。记者在现场看到,孩子们口中念念有词地读着那些成语,时而蹲下仔细观察,时而站起模仿书法的笔画。四年级的学生更是借助步道上的成语进行游戏,以“石头、剪刀、布”来定输赢,寓教于乐,进修成语的同时也增进了友谊。
在复兴区时光小学,成语文化操让学生们的进修更加丰盛多彩。课间操的铃声一响,学生们整齐列队,随着动感的音乐开始动作。“和氏之璧,熠熠闪光。邯郸学步,美名四扬……”通过这样的形式,64个成语融入了动作和舞步,学生在高兴中体验进修的乐趣,心情变得更加愉快。
时光小学校长王元元指出,成语操的推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进修热诚。学生们透过这种生动活泼的形式,潜移默化中记住了许多成语,并对其背后的故事和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样的创造教学不仅丰盛了学生的传统文化智慧储备,也培养了他们对中华杰出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
成语操作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结合的创造形式,正在复兴区的校园中焕发新的活力,让每一位学生在高兴中得到成长与启发,让成语的智慧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