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季来临,业绩暴涨50%却不知什么时候披露
许多投资者因错过中报预告时刻节点,误判个股走势,甚至踩雷业绩“变脸”股。别慌!一文说透交易所制度差异、豁免条款及操作指南,助你抢占信息先机!
一、核心时刻节点:两大生死线
-
7月15日:深交所主板公司若预计净利润同比涨跌超50%、扭亏或亏损,必须在此前发布预告。科创板、上交所主板虽非强制,但部分公司会自愿披露。
-
8月31日:所有A股上市公司必须完成正式中报披露,否则面临监管处罚。
→ 实战贴士:7月重点关注深主板持仓股公告,8月下旬警惕“压线披露”公司的业绩风险!
二、制度差异:交易所“豁免权”全解
不同板块的预披露要求差异显著:
-
深交所主板:
强制披露:净利变动±50%以上、扭亏、亏损(注:基数豁免除外)。
豁免情形:若上一年同期每股收益≤0.03元,可免预告。
-
上交所主板/科创板:
自愿披露:无强制要求,但净利润涨超50%的公司多数会主动预告。
-
创业板/北交所:
完全自愿:无强制预告规定。
→ 经典案例:2025年岩山科技因上年每股收益仅0.02元,免发预增公告,中报直接披露净利翻倍,引发股价单日暴涨17%!
三、免披露条件:0.03元每股收益的玄机
若公司上一年同期每股收益完全值≤0.03元,即使本次净利涨超50%也可免预告!这一制度常被忽视,却暗藏两大机会:
-
埋伏潜力股:低基数公司业绩易超预期,提前筛选“上年微利股”(如每股收益0.01-0.03元)。
-
规避预期差:未发预告但符合豁免条件的企业,中报可能突现高增长,需结合行业景气度预判。
四、投资者操作指南:3步锁定黄金信息
-
查持仓股底牌:
-
深主板股:登录「深交所官网→上市公司公告→业绩预告」。
-
其他板块:用证券软件(如东方财富)设置“业绩预告提醒”。
-
-
辨豁免陷阱:
-
计算持仓股上年同期每股收益(公式:净利润/总股本),若≤0.03元则无需苦等预告。
-
-
挖冷门机会:
-
筛选“低基数+高景气”组合(如电力、新能源板块),2025年已有13家豁免预告公司净利预增超800%!
-
独家见解:中报窗口期的博弈逻辑
预披露制度本质是信息差战场!7月聚焦“强制披露”带来的预期差(如锂电池企业预增后涨停),8月 “豁免沉默股”的业绩反转。警惕“有条件却未预告”的公司,可能暗藏业绩变脸风险!